国产午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,国产成人无码网站,日本少妇xxxx做受,欧美视频二区欧美影视,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

首頁> 市場活動 > 成果展示 > 文章展示 >文章詳情

BSA混池分析再顯神威!白菜晚抽薹基因BrSWN精準定位,表觀遺傳調控新突破!

2025-05-25

BSA性狀定位測序相關的多組學聯合分析再添高分文章啦~

近日,沈陽農業大學在《The Plant Journal》期刊發表新研究成果! 在蔬菜育種中,開花時間直接決定產量與品質。中國大白菜若過早抽薹(開花),會導致葉球松散、商品性驟降;而晚抽薹則能延長營養生長,提升產量。然而,調控這一性狀的分子機制長期成謎。 表觀修飾(如H3K27me3)如何 影響開花基因?如何通過 基因定位技術快速鎖定關鍵基因 ?本文研究團隊最新研究通過BSA混池分析(MutMap)結合表觀遺傳學 ,揭開了這一謎題,為解析中國大白菜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調控提供了新見解

本研究的測序和部分分析由上海派森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。

研究背景

開花(抽薹)是植物從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的關鍵轉折點,直接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。對于葉菜類蔬菜(如中國大白菜)而言,過早抽薹會導致葉片松散、商品性下降,而適當延遲抽薹則能延長營養生長,提高產量。因此,解析抽薹時間的調控機制,對培育抗抽薹大白菜品種至關重要。

本研究聚焦于一個EMS誘變的突變體M1407,該突變體表現出顯著的晚抽薹表型,尤其是在春化處理后。利用BSA混池分析(MutMap)結合表觀遺傳學手段,團隊成功鎖定關鍵基因BrSWN(PRC2復合體的催化亞基),并揭示其通過調控H3K27me3修飾影響開花抑制基因BrFLC2/BrFLC3的表達,從而決定抽薹時間。這一發現不僅填補了大白菜開花表觀調控的空白,也為分子設計育種提供了新靶點。

研究材料與方法

1.實驗材料:選取39株晚抽薹F?個體混池,與親本“FT”和M1407進行測序。

2.測序平臺:Illumina

3.分析內容:Mutmap、RNAi沉默、酵母雙雜交(Y2H)、CUT&TAG等技術多維度驗證基因功能。

研究結果

BSA定位的精準與表觀調控的奧秘

BSA一錘定音:BrSWN突變導致晚抽薹

為進行遺傳分析,將野生型'FT'與突變體M1407雜交獲得F1代群體,其抽薹時間與'FT'相似。BC1群體(F1×'FT')表現為正常抽薹表型,而BC1(F1×M1407)則呈現野生型與突變表型的分離,比例為1.11:1(χ2=0.52<χ20.05=3.84)。在F2群體中,361株表現正常抽薹,117株表現晚抽薹,分離比為3.08:1,符合孟德爾單基因隱性遺傳規律(χ2=0.07<χ20.05=3.84)(表1)。這些結果表明晚抽薹表型由單個隱性位點控制。

基于F2群體的39個晚抽薹子代,基于SNP指數(≥95%分位數)的BSA分析,鎖定A09染色體4.4 Mb候選區間,發現BraA09g002300.3.5C(BrSWN)的錯義突變(R725H)。

圖1 晚抽薹突變體M1407的鑒定及其MutMap SNP-index

BrSWN基因的分析

BrSWN基因全長4457 bp,包含17個外顯子和16個內含子,其編碼區(CDS)長2502 bp,可編碼833個氨基酸。在M1407突變體中,該基因第12外顯子發生G→A單堿基替換,導致第72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(Arg, R)變為組氨酸(His, H)。綜合序列特征、蛋白結構域、進化分析和結構預測,推測該SNP通過改變BrSWN的催化活性導致表型變異。

圖2 BrSWN的序列比對與蛋白結構分析

表觀遺傳調控:H3K27me3的“沉默藝術”

BrSWN是擬南芥AtSWN的同源基因,作為一種H3K27甲基轉移酶,通過催化H3K27me3修飾來抑制靶基因表達。WB結果顯示,M1407中H3K27me3整體水平顯著降低(圖3e);CUT&TAG技術定量分析顯示,BrSWN突變導致BrFLC2/BrFLC3位點H3K27me3富集減少,解除基因沉默。這些結果證明,BrSWN特異性調控BrFLC2和BrFLC3位點的H3K27me3修飾沉積,而這種表觀遺傳標記的正確建立對中國大白菜開花調控至關重要。

圖3 BrSWN與BrVRN2蛋白復合體的該突變導致BrFLC2/BrFLC3的H3K27me3水平降低

上游調控網絡:BrBPC6的“剎車”作用

Y1H和EMSA實驗證實,轉錄因子BrBPC6通過結合BrSWN啟動子TCTC motif抑制其表達,形成“BrBPC6-BrSWN-BrFLC”調控軸。GUS反式激活實驗進一步表明,35S::BrBPC6與proSWN共轉化時,GUS活性較單獨轉化proSWN顯著降低(圖4e)。這些結果證明BrBPC6可通過體內結合BrSWN啟動子抑制其表達。

圖4 BrBPC6通過結合啟動子抑制BrSWN的轉錄表達

結 論

本研究通過BSA混池分析快速定位BrSWN基因,結合表觀遺傳學揭示了PRC2復合體通過H3K27me3修飾動態調控開花的機制。這一發現不僅為培育抗抽薹大白菜品種提供分子靶點,更展示了BSA技術在復雜性狀基因定位中的高效性!

綜合研究結果,本文提出SWN-PRC2復合體介導的轉錄抑制模型:野生型中,BrSWN-PRC2復合體在BrFLC2和BrFLC3位點沉積H3K27me3修飾,高水平的H3K27me3抑制BrFLC2/BrFLC3表達,從而維持正常抽薹時間;而在M1407突變體中,BrSWN突變導致其催化H3K27me3能力降低,無法有效抑制BrFLC2/BrFLC3表達,最終導致抽薹延遲。鑒于BrFLC2和BrFLC3在抑制開花時間中的關鍵作用,本研究揭示SWN-PRC2復合體在大白菜開花時間調控中具有重要功能。

如需進一步討論,歡迎發郵件或者致電我們喲

文章索引:Zifan Zhao.,Chong Tan.,Jiamei Zhang., et al.BrSWN mutation reduces the H3K27me3 level at the BrFLC2 and BrFLC3 loci and confers a late-bolting phenotype in Chinese cabbage. Plant J. 2025 Apr;122(1):e70151.doi: 10.1111/tpj.7015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