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9-20

近期,派森諾生物與山東大學合作,在《Water Research》(最新影響因子6.942)發表論文,通過研究不同強度磁場處理下,SBR反應器中活性污泥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細菌菌群結構變化,探究磁場強度對短程硝化的影響。
研究背景
作為一種高效節能的新型生物脫氮技術,短程硝化—反硝化工藝因具有節省氧氣供應量、減少碳消耗、削減剩余污泥產量等優點,而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。短程硝化是指通過增強氨氧化細菌(AOB)的活性或增加其豐度、抑制亞硝酸鹽氧化菌(NOB)的生長,使硝化過程處于亞硝酸鹽階段。目前控制方法主要集中于改變EO、pH值、溫度、游離氨濃度、污泥齡等工藝運行參數。在維持短程硝化的同時,也伴隨著工藝成本的增加。
研究表明,外加磁場和生物體自身的磁場均能對生物體代謝產生影響,即生物磁效應。在合適的強度范圍內,磁場可增強酶活性,提高反應速率,促進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。研究發現,磁場對活性污泥的氧利用率和硝化細菌的活性有強化作用。因此,研究附加磁場對反應器短程硝化作用具有重要意義。
研究目的
1. 探究不同磁場強度對短程硝化的影響;
2. 探究不同磁場強度對細菌菌群結構的影響。
研究方法
測序技術:Illumina MiSeq高通量測序平臺
測序模式:微生物組細菌16S rRNA V4區測序
實驗對象:由采自好氧池的活性污泥、磁鐵、SBR裝置組成的SBR反應器
實驗設計:磁場強度通過調節磁鐵與反應器中心的距離大小來實現。其中,r0、r5、r10、r15、r20和r25用于探究短程硝化的最適磁場強度實驗;CK和M用于SBR反應器短程硝化的啟動與暫停實驗;RCK、R5mT和R25mT用于高通量測序。

研究結果
1.短程硝化的最適磁場強度
在短程硝化(PN)過程中,亞硝酸鹽與銨鹽的比值越大,表明硝化作用越強,反之越弱。不同磁場強度下,亞硝酸鹽與銨鹽的比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。結果表明,磁場的存在對短程硝化具有顯著影響,磁場強度為5mT時,硝化作用最強;然而,隨著磁場強度的增強,硝化作用越來越弱。由此可知,短程硝化的最適磁場強度為5mT。

2.弱磁場對反應器中短程硝化的影響
